【现场同期】
因为长期头发被水浸着,所以他这个地方皮炎很重的,以前是这么大一片,现在都基本上好了。
【解说词】
双拉村的学罗军身患重病20多年,病情发作随时可能伤人,过去除了母亲,没人敢接近他。每次来村里问诊时,管延萍都会特意到他家待上半个多小时,为他洗头、剪指甲,一点点尝试着和他沟通,直到大半年后的一个冬天,学罗军终于回应了她。
【同期】珠海市派驻丙中洛中心卫生院帮扶医生 管延萍
那天天气特别好。我说我们出来晒太阳,他说嗯,然后就慢慢扶他起来。他就开始跟我说话了,我说:你好,半天才蹦出俩字来:你好。
【现场同期】
看到我开不开心啊?
开心!
好啊。
【解说词】
和学罗军一样,乡亲们开始向管延萍敞开心扉,把健康托付给这位异乡人,从陌生到熟悉,这份情谊映在眼中,也刻进彼此心里。
【同期】珠海市派驻丙中洛中心卫生院帮扶医生 管延萍
那个时候他们好困难。村民他就问我,他说医生,鸡蛋能不能吃,我说(病人)能吃。他就抱来差不多十多个鸡蛋,就跑过来,说医生你吃,他那个时候是留着要孵小鸡的,我说他这几个鸡蛋不留着孵小鸡,怎么回去煮给我们吃,那时候特别特别感动,也特别特别心疼他们。
【解说词】
翻山越岭、以心换心。
2017年秋天,为丙中洛全镇居民做完第一轮医疗普查,下一步工作刚刚开始,管延萍接到通知:半年帮扶期已满,她可以回家了。
【同期】珠海市派驻丙中洛中心卫生院帮扶医生 管延萍
这一撂下,再来一批,刚刚熟悉,又要走了,当地的医护人员每来一个人适应一个人,每来一个人适应一个人是很难的,又很乱。
【解说词】
考虑再三,管延萍向上级递交了继续留在丙中洛的申请,随后,她又多次申请延期,在这里工作了整整三年。
这三年间,管延萍带着当地医护人员,为丙中洛全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,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让5143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拥有了这份保障。
如今,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,硬化路已经连接起丙中洛的每一个村寨,学罗军一家盖好了新房。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,娜里也要在县城安家了。
【字幕】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 幸福新区安置点
【解说词】
过去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小姑娘,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间,管延萍特意买了一张娜里最喜欢的床送给她。
【现场同期】
看那边多美,你看这整个贡山县城,怒江就在我们的脚下,看到没有。
【解说词】
躺在新家的小床上,娜里悄悄告诉管延萍,夜里她会做一个很美的梦。
【现场同期】
管延萍:会梦到什么?
娜里:梦到,管医生!我们一起玩。
管延萍:我们在哪里一起玩?
娜里:海边!
【解说词】
山的那边是海,是管医生来的地方。现在,第六批驻贡山医疗帮扶队员即将到达,管延萍也要离开这片大山了。
【现场同期】
(唱)高高的雪山怒江州,怒江的清水清又清,珠海和怒江心连心。
余秀兰:我们的管医生,丙中洛的姑娘要回去了。
管延萍:我也是丙中洛的女儿了。
余秀兰:要回去了。
【字幕】2020年4月8日 管延萍三年对口医疗帮扶工作结束
【现场同期】
把宝宝喂得健健康康,让他健健康康成长。
这个是谁画的?
还是舍不得你走啊。
我也舍不得你。
【画外音】珠海市派驻丙中洛中心卫生院帮扶医生 管延萍
丙中洛是我又一个故乡。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,我在这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。其实走到最后,走到今天,虽然有苦,还是甜多。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,这里的人,永远都不会忘掉的。
【字幕】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 麻怀村
【解说词】
麻怀村,茫茫群山深处的一个古老村寨。
从1999年开始,麻怀村村民们决定要在大山的肚子里,打通一条通向外界的隧道。
【同期】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麻怀村党支部书记 邓迎香
坐在冰冷的水里,一个挨着一个,用大锤敲一点,就一个传给一个传出去。油烟就熏在你的脸上,只能看到两个眼睛圈圈转一转的,根本认不得对方是谁。
【解说词】
邓迎香恨透了这座大山,当年,正是因为它的阻隔,儿子发烧没能得到及时的救治。
【同期】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麻怀村党支部书记 邓迎香
那天晚上很黑,孩子发高烧不退,往医院跑。还没有到(医院)的时候,我们就感觉他就没气了。他才是三个月大,就在我的手上就渐渐冰凉下去。
我就放声大哭,我牙都差不多咬碎了。
【解说词】
残酷的现实,让邓迎香和麻怀人意识到,不打通大山,这里就没有未来。
2001年正月,在奋战了整整14个月后,邓迎香与乡亲们用钢钎和铁锤,凿通了一条可供人弯腰行走的隧道。
【同期】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麻怀村党支部书记 邓迎香
人可以放手下来,就像狗一样可以爬出去,年纪大一点的这些老人手指甲全部都磨没有了,没有指甲在了。里面的东西运不出去,外面的东西运不进来。
【解说词】
这低矮泥泞的隧道,阻挡着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脚步。2010年,邓迎香又走进山洞,半年多的时间,她每天吃住在洞口,不分昼夜继续凿山开路。
【同期】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麻怀村党支部书记 邓迎香
如果这扇门打不开,我们就像一把锁一样,我们就锁在这里面。用嘴啃,都要啃穿它。
【解说词】
邓迎香不服输的韧劲,感染着每一位麻怀人,他们再一次选择为村庄的未来而战。
在当地党委、政府的支持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,隧道主体工程历时一年,终于完工。2014年,县里又投入180多万元进行整体加固。这条长216米、高5米、宽4米的穿山隧道,终于将山外的光阴,带进了麻怀。
【同期】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麻怀村党支部书记 邓迎香
2011年的时候人均收入只是800元,我们到现在人均收入是14000多元了,压根都不是贫困村了,我这一辈子想都没想到,麻怀村会有今天的变化。